喜歡楊乃文是從第二張Silence開始,穿透力強的嗓音,獨特的曲風,都是那時為他著迷的原因。常常問自己,喜歡楊乃文,是怎麼樣的喜歡,就像是當喜歡上一個人的時候地那樣子問自己,是全部嗎,還是只有音樂。許多人愛她是因為她的個性,她的酷勁和直率作風。也許我從前也是,但如今愈加清楚的只是音樂本身而已。
當初為他製作Silence的是林暐哲,不可否認地他加上楊乃文,確實是無懈可擊,即使第三張"應該"對我而言不像上一張那樣地有感染力,但無置可否地仍是一張成功的專輯。
12月1日,五年了,楊乃文重新回到歌壇,比起以往的低姿態,這次公司高調地以宛如天后降臨般地來呈現她,眾多藝人的文案,說著他們各自心中的乃文,然而與自己有同感的卻沒幾個,心常有"楊乃文有這樣嗎?"的疑問,然而,對自己而言,這其實是個心中已有答案的疑惑,有點矛盾的疑惑。
太多太多人為她著迷了,她的全部,像是女神一樣的崇拜。
因而有了那麼點的反感。也許只是在認定上差異所致,不習慣嗎,也許。
當有人討論著全家便利商店預購多了自畫像而在抱怨公司的企劃安排同時,更讓我不禁疑惑以往那個單純音樂本質的到哪裡去了。我得承認我是個挑剔的人,特別是當別人更是捧著你的時候。
第一首曝光的be in love,除了對有些刻意而神經質的咬字有些不習慣之外,是首簡單而有感染力的作品,第二首女爵,其實有些失望,不知是否音效失真的關係而顯得力道有些不足。
我不知道這次的楊乃文是不是從前自己所想的那個聲音,櫃上的Silence盒中CD已不知去向,聽不見Silence,只好試著在這等待當中,學習去欣賞著那份不安和期待。
當初為他製作Silence的是林暐哲,不可否認地他加上楊乃文,確實是無懈可擊,即使第三張"應該"對我而言不像上一張那樣地有感染力,但無置可否地仍是一張成功的專輯。
12月1日,五年了,楊乃文重新回到歌壇,比起以往的低姿態,這次公司高調地以宛如天后降臨般地來呈現她,眾多藝人的文案,說著他們各自心中的乃文,然而與自己有同感的卻沒幾個,心常有"楊乃文有這樣嗎?"的疑問,然而,對自己而言,這其實是個心中已有答案的疑惑,有點矛盾的疑惑。
太多太多人為她著迷了,她的全部,像是女神一樣的崇拜。
因而有了那麼點的反感。也許只是在認定上差異所致,不習慣嗎,也許。
當有人討論著全家便利商店預購多了自畫像而在抱怨公司的企劃安排同時,更讓我不禁疑惑以往那個單純音樂本質的到哪裡去了。我得承認我是個挑剔的人,特別是當別人更是捧著你的時候。
第一首曝光的be in love,除了對有些刻意而神經質的咬字有些不習慣之外,是首簡單而有感染力的作品,第二首女爵,其實有些失望,不知是否音效失真的關係而顯得力道有些不足。
我不知道這次的楊乃文是不是從前自己所想的那個聲音,櫃上的Silence盒中CD已不知去向,聽不見Silence,只好試著在這等待當中,學習去欣賞著那份不安和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