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示具有 Singapura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顯示具有 Singapura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2008年2月29日

Boys' Fondue!


千呼萬喚始出來。


記得剛到54H的時候,公寓有個還不算差的廚房,於是大夥兒就討論說找一天一起在家弄個晚餐享用,無奈晚上課本身就不少、再加上男孩們的交際應酬、派對狂歡等種種因素之下,彼此的時間始終都ㄍㄚ不上。然而萬萬想不到,咱們的法國室友一天下午心血來潮拿著從家樂福買回來的fondue,問大家要不要一起吃,喔! 剛好都宅在家,吃吧吃吧!

當初小法提到fondue的時候,還特別給了一個wikipedia的連結,才知道是起司鍋的意思,繼上次他從家樂福買來聞起來很噁心的起司請大家吃,又放在冰箱內引起大夥兒抱怨等種種前科之下,即使我對起司興趣不大,但也讓我感到十足期待,嘿嘿。

於是大家分頭準備東西,小耶將吐司切碎拿進去烤箱烤,卡卡拿出他的啤酒和滿櫃紅酒中的一瓶出來分享,小法努力地將起司融解,我...則拿相機幫他們照相(汗)。另外吃起司鍋可不是那麼簡單的,講生活情趣的卡卡還拿出他房間裡的黃光檯燈,還有他心愛的小盆栽(汗...)將它們擺在桌上吃...東西時才不會無聊,哈哈。

乾杯! 慶祝這久違的一刻,大家分享著歐洲的起司經,小法說得陶醉,看得出來他們到底有多愛起司,烤得酥脆的吐司塊配上起司真的很美味,這樣其實很簡單就可以有的享受,讓我們的#02-15頓時有了暖暖的家的感覺。

2008年2月20日

新加坡之後,年都過完了


時間真的過得很快,從新加坡回到台灣也將近一個月了。


我只能說過去的兩個月是在非常忙碌當中度過,只是很汗顏地說其實都在很努力的玩(XD)。學期結束後的兩個月,從東南亞到澳洲,沒有一天是不充實的,身為阿宅一員的我也能活動地如此積極實為難得呀,哈哈哈。

去了很多地方,認識了很多人,吃了很多難吃的,想當初拿到去新加坡交換的機會後,老實說心裡還是有些失望,想說日文再放著不用都要生鏽了,又要去這個鼻屎大的地方(哈),然而也是因為心裡很確定,如果選擇不去的話以後應該很難會再有機會了。現在,我無法說我對新加坡完全沒意見,但或多或少也對它有點想法了。

新加坡是很好的跳板,有點現實但其實貼切,那是個很國際化的城市,雖然常常有很重的singlish腔,但他們的英文不可否認地真的很不錯,外國人喜歡東南亞,因為一切東西都很便宜,在旅遊地區,常常都是一票白面孔喝著啤酒坐在街邊享受,其中一個朋友告訴我,東南亞給他的魅力原因在於cheap, people are nice, and different,我想除了最後一項可能我感受不如他們那樣東西方差別大,但老實說我也都感受到了,從對東南亞提不起興趣,轉變成到處玩得回味無窮,當然玩伴也是其中重要的一環,但我想那些原因也的確很實在。話說回來,好像注意力還是很難集中在那鼻屎大的地方,但是走來走去還是很難忽略它的重要性。

就交通而言,新加坡在航空轉運上的功能非常強大,除了一般航空像是新加坡航空提供的航線,甚至是一堆所謂的廉價航空(ex: tiger, airasia, jetstar)都將新加坡當作短程的中繼站,新加坡的樟宜機場更是除了三個航站以外,還設有budget terminal供廉價航空使用,要是能好好利用的話,玩整個東南亞就像是台北到高雄那樣簡單方便,而且真的很便宜。而無論是從新加坡到馬來西亞,還是泰國、寮國、柬埔寨、越南也都有巴士可以利用,端看自己要是省錢還是要省時間。

另一方面,也許會覺得新加坡的文化好像沒那麼有深度,畢竟是個年輕的小國家,但我想這裡的特色是多樣性。生長在幾乎是純黃種人的台灣,比較難在路上看到不同人種在路上移動,即使你說現在在台北車站有很多外勞,但我想這兩群人之間還沒有所謂的融入,而雖然說新加坡是華人為主的國家,有人也說他們在種族之間的平衡還不夠好,但比起周圍的其他國家,我想他們政府也努力在營造一個至少很安全的和諧氣氛了,顏色不是最大問題,在目前狀況它仍然是個問題,說到這點,我就覺得新加坡比起澳洲好太多太多了。在路上你可以吃到各樣的料理,印度菜、馬來菜、泰國菜、印尼菜、新加坡的雞飯、肉骨茶、Teh(奶茶)、甚至是一點也不道地的士林小吃。大家的共通語言是英文,這倒解決了很多麻煩的事情。

說到這,再來點更現實的,新加坡的物價基本上和台灣差不多,或是說稍稍貴一些,不過我才離開台灣半年,回來後到處也都在漲價是怎樣...。然而如同當地的法律很嚴厲一樣,一些可能對人體有危害的特定商品的稅可是很重的,像是汽車,因為地方小要控制流量,幾乎都要用兩倍以上價錢才能買到,雖然如此還是天天在尖峰時間塞成一團,MRT上人擠人,幾條highway上車擠車,另外逃不過的當然還有煙和酒,除了要兩倍左右以外,在煙盒外面甚至被強制貼上口腔癌的照片,不知道有抽菸習慣的人作何感想。另外境內的休閒娛樂可能也少了些,夜間動物園、鳥園、聖淘沙、小印度、還有烏節路有很多可以shopping的百貨公司,但對於我這種不喜歡逛街的人,可能就只能計劃往外出征了,我想新加坡給人的印象,除了要破除"國家"應該很大的觀念以外,其實也降低了所謂"出國'的難度,坐上巴士就可以到馬來西亞想受到將近一半的物價。

人在新加坡,就像是擁有整個東南亞一樣,也許東南亞很多地方很貧窮很落後,也許你也會覺得新加坡很無聊、保守,然而在東南亞精神之same same but different的不斷驗證之後,發現了東南亞的魅力所在,對於新加坡,我覺得它是個念書和工作的好地方,更不用說它簡直是東南亞的玩樂中心所在,再者,走了這遭後,我發現我更愛台灣了,哈哈。

套一句剛剛才看到在練習曲裡頭的話,
"有些事現在不做,一輩子也不會做了。"
#pic: WOMAD concert in fortcanning park

2007年10月18日

新加坡最高!



好久沒這麼早起了。


六點多,拖著還沒睡飽的身軀,洗臉刷完牙,今天要征服傳說中的新加坡最高峰-Bukit Timah。

坐著MRT來到Bukit Batong站,bukit在馬來話就是山的意思,出了車站,前天認識的一位大姊已經坐著在等我們了,一塊兒搭計程車來到了山腳下,據說登革熱在盛行,聽了建議還是擦了防蚊液才開始往山頂出發。

Bukit Timah是新加坡最高峰,雖然它只有令人噗吃的163公尺高,整個對爬山沒轍的人我想也不會對那只要20分鐘就可以從山腳下直達山頂的路程望之卻步,沒錯,就是20分鐘!當然我們才不是省油的燈,區區20分鐘實在是太瞧不起我們了,我們故意選了遠路,硬是要東繞西繞個2小時,這樣有沒有很優秀呀,哈哈哈。





據說山上有猴子,但這次去一次都沒看到,人倒是不少,看來這裡應該是為數不多能讓此地人假日踏青的好去處,好久沒爬山了,在樹林間行走的感覺很棒,但這裡比較悶熱潮濕,臉頰的汗就像是下雨一樣地不停地流。


同行領隊的大姊是尼克的朋友,是在新加坡工作的台大學姊,據說傳說聽說是土木系的書卷高材生,而且在MIT第一名畢業拿到碩士學校,那她現在做什麼呢?






她在作動畫。



想不到吧,又是一個作動畫的耶(遠指...ziz),問她怎麼轉折這麼大,她說念完碩士後決定把車賣了一個人背著背包去旅行,途中突然遇到921大地震,家裡住豐原的她突然深深覺得人生變化難料,想做什麼要快點做,於是到了美國念了動畫學校。至於為什麼在新加坡工作呢,她說台灣環境不好,動畫相關行業薪水只有這裡的1/3,這裡儘管待遇已經很不錯了,她說她的目標是到加拿大去。作動畫的人都很有趣,能在這種創意夢想產業中生存的人腦子都很活潑(再遠指...ziz),叮叮咚咚動個不停,很明顯地有自己的喜好,與自己堅持的生活模式。





來到了山頂,這163公尺高的地方,有人賴著休息,有人卻怎麼也待不久。他們下了山,在心底劃上了記錄,下次,往更高的地方前進。

Hari Raya!


回教的新年快樂!


馬來西亞國教是回教,新加坡想當然爾也有極多數的回教徒,無論是印度人、馬來人、還是華人。每到10月這個時候回教徒會進行長達一個月的齋戒,從日出到日落前都不能夠進食,而我們選在齋戒月的最後一天,也就是回教新年前夕到了芽籠附近去湊熱鬧,想想一個月的禁食結束後的當晚,會是怎麼樣的情形。

尼克邀請我和幾個他的朋友一起去,這群人認識的前後關係錯綜複雜,就是靠著不斷亂入才湊在一起,我今天也真的是亂入了,哈哈。一群人走在超級擁擠的市集當中,這新年可真的不是鬧著玩的,今晚猛虎出籠全員出動非要擠個水洩不通才有這久違的新年溫暖,直見我這愛湊熱鬧的也湊得香汗直流說:好熱...好熱...好熱...鬧喔,噗噗。街上賣衣服的賣吃的一大堆,處處飄著油炸馬來傳統料理的香味,一路猛吃,肚子越來越滿,越來越滿,這回教新年這樣過還得了,新加坡人是不是從十月到中國新年都在過年呀...有三個年可以過耶,哈哈。


吃飽飽之後,又趕另一攤到St. James去慶祝新年了,哈哈哈哈哈。

Butterfly?



Butterfly, moth 傻傻分不清。



某日晚上,室友A(以下稱卡爾)叫大家快來快來,想說是發生什麼事,結果原來是室友B(以下稱艾力克)發現了一隻Butterfly的東西躺在樓梯上,仔細一瞧,還真大,但很快反應出來他並不是所謂的Butterfly,是【蛾】。我想他們也知道牠不是蝴蝶,只是當場大家都硬是擠不出來蛾的英文,書到用時方恨少,大學背了這麼多生物的英文專有名詞,蛾還真的好像都沒碰到過耶(汗)。


大家像是看到寶貝一樣,拿著相機就開始猛拍,然而就在我遠遠地拍著照的時候,卡爾竟然想用他的大指頭把那隻蛾給夾起來!只見蛾孱弱地拍動著牠傷痕累累的翅膀,似乎是牠對這好奇的有機體唯一能做出的掙扎(哈),我想牠應該大限將至了吧。不過不過,還好他們之間的互動算是溫柔,沒有把牠怎樣,那隻大蛾還乖乖地在他手上跟他合照呢(囧),這瑞典來的大孩子對於這些野生動物還真的是充滿著濃厚興趣,除了和蛾玩以外,還有逗壁虎、養蜘蛛、在書桌種盆栽之類的,如果念著動物學之類的應該大有可為吧,哈哈。




接著大蛾可能玩膩了,就開始很緩慢地把翅膀拍動起來,你也知道腳踏車騎慢很難騎,看牠也飛得很辛苦的樣子,很蹣跚地來到了一樓停在燈的旁邊。回到家,卡爾同學還很認真的查了wikipedia,原來牠叫作"Atlas moth",是世界上最大的蛾(驚),然後竟然在wiki上看到我們台灣的名字寫說"Atlas moth cocoons have been employed as purses in Taiwan.",被問到還真的很囧,我也是現在才知道,哈哈,各位看倌你們有聽說嗎?

隔天早上,艾力克邊吃早餐邊看電視,竟然就報了關於atlas moth的新聞,說現在在新加坡大量繁殖,照了一堆毛毛蟲和被啃掉的樹葉,一副欣欣向榮貌,真的有巧到,而且!!!播報員竟然把"Atlas moth cocoons have been employed as purses in Taiwan."再重複了一遍!!!這種事扯到台灣,真不知道是該哭還是該笑,阿這裡記者也都是靠wikipedia的嗎,照著講也太明顯了,好在他們沒有PTT(爆),哈哈。

2007年10月3日

Happy B'day


收到你們的卡片啦,很感動。



出去再回來,新加坡的宿舍竟讓我開始覺得有一點點家的感覺了,哈哈,一回到家,整理一下東西後才發現客廳桌上有一封花花綠綠的信,心想我家老妹又寄了些什麼怪東西來,怎麼都沒想到竟然是生日卡片,一定是妳平常對我太苛薄了才整個沒法聯想到,科科。哈,小咖謝謝你茂密的阿芙羅頭和性感比基尼啦,還有老爹老娘老弟科科的祝福,原來人在外面收到卡片是這麼溫暖的事情,謝謝你們。

昨天剛從柬埔寨回來,從泰國四人行穿過了邊境一路到柬埔寨一人行,十天不長不短,收穫很多,也讓我對東南亞的想法改變很多,從行前一整個對東南亞沒興趣又硬逼自己應該要去看看,到後來我想是開始喜歡上這個骯髒落後但有著單純人們的地方了,關於此行的一切待我好好沉澱再慢慢把他整理出來,我想我也為自己帶了一份很棒的生日禮物回來了,Happy Birthday, 阿超!



Photos: Thailand & Cambodia

2007年9月20日

True, Romance


你想到了什麼?


National Museum最近舉辦了一連串film festival的活動,首先登場的是Japanese films,主題就是【True, Romance】。

三部電影,楢山節考(The Ballad of Narayama)、命(Inochi)、東京マリーゴールド(Tokyo Marigolds)。

楢山節考
一個村落中的人與山之間的故事,在交通不便社會體中,人們的關係緊密而又無法輕易脫離,這部1982年的電影中不時如穿插生態短片以鳥、蛇、鼠、青蛙、螳螂等自然界生物來傳達村民間彼此的利害關係,而我想這應該是部關於慾望的電影,性慾、控制慾、生與死的慾望,透過每個人的交錯傳達,封閉的環境更將這塊地上慾望的描寫表現得極端、強烈卻又並非不可思議。此影展目的之一是為了紀念這位去年剛過世的日本導演今村昌平,這部片替他拿下日本與坎城影展雙料金獎,應該可算是他中後期的代表作品。


挑上這部片的原因我想應該是卡司吧,豐川悅司和江角真紀子,兩個人都是我很喜歡的中生代實力派演員,翻拍自一位韓裔日本女作家柳美里的真實故事,女作家孕育了作為第三者的新生命,卻又與罹癌的前男友再度進展另一段互相依賴的關係,小生命的孕育對於男女主角也是另一段新生命的再生,使從前昏天暗地的兩個人對於活著有了更積極的意義,雖然對我來說這樣子的看似八股的傳記電影有點平鋪直敘而略顯張力不足,但想想也不禁驚嘆竟有人人生是如此精彩如戲,虛構故事和人生畢竟是兩回事,而兩位主角的演技真是不在話下,日式電影在氣氛的鋪陳上很用心,前一秒鐘人還在嘰喳地討論電影,而開演後第一幕的雪和望著窗外的主角即刻就領你入戲。




東京金盞花
這部片是因為市川準,東尼瀧谷的導演,也是少數需要花錢而且導演親自到場的電影,難忘當初對於沒看過村上小說的我,第一次看完東尼瀧谷電影之後的那股後座力,即使是平平淡淡地也可以說很多,對於現在趨於走誇張路線的日劇來說,這種清新的感覺好像是在國中時候的日劇才有的,田中麗奈演出的都會女子,很單純,對自己的寂寞很誠實,很呆但也知道自己在做什麼,而到最後又可以很灑脫,除了過程中被友人因為太入戲而大喊賤男人而突然狀況外以外,其實電影節奏還滿跳躍的,也許是東方文化背景相似還是悶片看多了而比較能夠理解的關係,看完後覺得是個感覺有到的小品,而其他會場裡的眾紅毛們(新人稱外國人ang mo)卻頻頻說"so strange...",哈哈,anyway,是部關於寂寞的電影,雖然還是喜歡東尼瀧谷多些,哈。




後記:
看【命】要入場時竟然還被特別問"How old are you?",還被問國籍,大叔竟然覺得我只有16歲...囧,又破紀錄了,一定要拿來說嘴一下! 哈哈

市川導演人看起來很靦腆很nice,朋友們還找了他簽名,不過新加坡人好像不大熱情,都沒人圍著他,哈,果然最後我還是沒種上去聊天。

另外,三部電影都提到了雪,佔了很重要的戲分,而雪對於日本人好像有種信仰且依賴的成分關係,不知道是不是要氣新加坡人無法體會才故意安排的,哈哈,我好無聊。



而難得National Museum變色了,粉紅粉紅地很迷幻,發射出神經質兮兮的光線,嗚~我被催眠了,這裡是個好地方~嗚。

2007年9月10日

台灣同學會



溫丟系愛台灣,哈。



臨時得知有個台灣人舉辦的聚會,雖然沒被主動邀請,但在與主辦人通過那洋溢著滿滿本土味用台語溝通的熱情電話之後,也就忍不住湊熱鬧參加了。


地點在vivo city的一家德國餐廳,氣氛不賴,而他們竟號召了28位台灣人參加這場聚會,超過預定人數還硬是加了張桌子,這一個月來除了我們在NTU自己玩的年輕人台灣同學會之外,還是第一次見到這麼大陣仗的台灣人,說起來可能整個新加坡能找到的人若是就這些,比起對岸同胞滿街跑真不知該說多還是少,哈。


約有一半的成員是交換生,有的剛畢業在工作,有的才剛來念音樂系,主要成員竟都是爸媽在台灣,而獨自在新加坡生活十多年的小留學生,有的根本就是在新加坡出生的台灣家庭,看似與新加坡人沒兩樣,但我想那些人會出席的,應該就是抱著某種認同感才來的吧。


獨自在外念書的人感覺都格外早熟,到不是說一定看起來比較蒼老,但可以讓人感受到多經歷過年少輕狂的洗禮,從中小學就一個人在國外應該是很辛苦的一件事情吧,雖說家庭的束縛的確也圈住了某些生命可能性,小小年紀就少了家裡來的溫暖及約束,很難想像人是怎麼走過來的,或是變成什麼樣子,一切真的是造化在個人,有時我們用自己的想法想像別人可能如何,究竟還是自己的想法,而每個人就是這麼不同,也在創造各種令你意外的可能性,不是嗎?


希望每個人都在這裡過得很好,無論時間多長多短。

Pasar Malam; Still making history



事情的一切都是從忘記帶相機電池開始...。



噗,今天到National Museum參加他們120年的慶祝活動,Pasar Malam是馬來話【市場】、【夜晚】的意思,所以加起來就是夜市,有沒有很容易(噗)。


來到新加坡參加了幾場的戶外活動,像是之前的WOMAD,開放式的空間讓人感覺格外舒爽,沒有束縛的感覺讓人幾乎忘了它的存在...噗噗。哈,會場布置得很漂亮,可惜相機帶了卻忘了正在充電的電池(汗),有機會再跟朋友借照片,哈哈。


所謂pasar malam,會場有塊專門賣吃的區域,有沙嗲、葉子包起來的烤魚漿、馬來糕、油條、Laksa、像藥水的刨冰,各式馬來風的食物,口味都很特別,更有趣的是還有各種免費的活動可以參加,像是紙牌遊戲、毽子、陀螺等童玩、還有書法、甚至個人素描漫畫等等,旁邊還有新加坡當地未發片的藝人樂團表演,博物館內的展覽,全部免費參加,我也跑去給人家話了張五分鐘不到的漫畫,你們覺得像我嗎,噗噗。




我可沒光著身給他畫,話說我看起來應該沒這麼奸詐吧...,哈哈哈,whatever,那個人真的很厲害,手拿兩筆同時作畫,3-5分鐘就完成一幅,看著後面排滿滿的人,他手都不會累嗎(囧),很有趣的經驗呢。


隨後我們到草地上坐著聽樂團表演,有個黑人女歌手很厲害,聲音很有力量,靈魂式唱腔十分討喜,串場的主持人很好笑,有獎徵答都在欺負小朋友,後來的印度怪團嘻哈融合得不大成功,只會在那邊dididididi,哈哈。


其實博物館裡面設計得挺不錯,展覽也挺有內容的感覺,不知道是時間不夠多還是東西其實也不多,匆匆亂逛,也算走完全程了,下次再好好來看看。


從前在台北都沒參加什麼活動,這種夜間的藝文活動其實還挺有感覺的,朋友說這裡也是最近才開始有比較多的戶外活動,也算是搭上了順風車一探究竟囉。

時光錯亂的Monopoly night



繼某天一群大孩子到玩具反斗城買下比台灣貴上2o多倍的monopoly之後,

新加坡版大富翁派對終於在Friday night開跑了。

為了這場大夥兒早在IKEA買了充滿青春氣息的碗盤刀叉組,上面還寫下每個人的英文名字,還買了個七彩霓虹毯舖在地上,超青春洋溢的,青春到整個時光彷彿快速倒回幼幼班時期,只差沒圍著圍兜兜吃飯飯就是,噗。

叫了這裡的pizza hut當作晚餐,這邊訂pizza沒像台灣保證30分鐘送達,大多是一個小時,而且訂餐系統整個統一,還要慢慢排隊等著服務人員接聽,跟很難聽得懂的英文溝通,比起來還是台灣方便多了,哈。結果訂了個新出號稱aromatherapy的迷迭香雞套餐,還不錯吃呢,配上地主準備的兩手tiger啤酒,略帶苦味的口感,熊熊硬是把疑似還在吸奶嘴的我們拉成啤酒肚中年人,哈哈。

重頭戲大富翁隨即登場,果然不愧是高檔貨的大富翁,一盤抵二十盤,地圖的厚度也高達二十倍(噗),還有精心設計的收銀台,除了那個棋子馬要自己隨時注意有沒有拖鞍以外,科科,大夥兒就開始廝殺了。一開始步調有點慢,除了要研讀英文說明,每個機會命運對我們來說都是英文學習(噗),還要慢慢念出來讓大家取得共識才算數(哈),而到後來根本就是各玩各得在加快速度,一切手續都要自己DIY,地面一團混亂(哈)。

所謂世事難料,我竟從穩穩的大富翁被貶為平民,可憐小涵顧不得主場優勢早早退場,打不死的蟑螂特助安琪設下處處地雷,神奇珍妮黑手靠買通監獄鹹魚大翻身,金錢世界的無常令人不勝唏噓呀(噗噗噗)。

諸位施主,苦海無邊,回頭是岸啊...,哈哈哈。

2007年9月3日

It's a farewell week.



This is a memorial of these weeks.


來到新加坡剛滿一個月,拜ptt所賜,就這麼將一群人連結在了一起。兩個人回了我大喊無聊的文章,然後他們為我帶來這幾週的回憶。世界真的很小,認識後發現其中一人是我大學同學的弟弟,他說他們有六個人在這裡實習,為期兩個月,我才剛開始這裡的旅程,他們已經過了一半了。


就在我認識的那第一人因為某些事情提前回到台灣後,剩下的人意外串了起來,另一段即將結束的開始,花火燦爛。某人說來新加坡的都是怪人,那六人的確怪,而且各怪各的,對他們每個人的看法從認識的第一刻起就高速地不停轉變中,說是認知的可被塑性,還是說這印象都還太新鮮,而年輕太懵懂,不知道自己要的是什麼。


人人各懷鬼胎,來工作的、來玩樂的、來體驗生活的、來搗蛋的,腦子就在他們對彼此的看法當中不停深入滲透,往往自信對人的定論,一時柳暗花明卻又摸不著頭緒。沒人綁著自己,一群人聚在一起一定是有原因的,我們感嘆這樣的相遇激盪得如此美麗卻又如曇花一現般空虛,刺激了生命,提醒了記憶,即使他們僅僅是微薄的一小頁,卻讓我看見了很多。


第一次的晚餐、知新館、womad、goldenvillage、kbox、IMM、重慶火鍋、zouk、taxi、煮炒、canteen2,13,16、crazystay、watermelon、離別的早餐,這兩三個星期中的好多好多,Hey孩子們,揮手道別說聲加油,我們剩下的生活仍然繼續地走,chat、IKEA、greenmilktea、monopoly.....。


只是有丁點淡淡的哀愁,淡得不知道要如何散走。

2007年8月29日

喵咪 in NTU


為什麼NTU都沒有小狗呢...


哈,這些貓真的很引人注意,照片是某天在去吃飯的途中,看見他在樹底下睡覺的樣子,整個揪成一坨,當我靠近時他眼睛張開喵了我一下,但又繼續睡了(囧),這支先叫他小灰好了,早上都在睡覺,晚上看到她精神都很好,半夜回家常學小狗那樣蹲在走道旁看著你走過去,而且走過去之後轉頭看他發現他還是在看你(哈),另外一隻小橘就常在宿舍樓下睡覺,最近的興趣是把自己塞在布滿石頭水溝中睡覺(囧),話說今天吃完中餐,去的時候小灰還在樹旁邊玩不知哪裡撿來的繩子,回宿舍的時候就看他大字型地貼在通道正中央地板上,我靠近他看到還不讓路,還是我繞到旁邊的路走過去(嗚),十分大牌的擋路貓,哈哈。

2007年8月28日

WOMAD


WOMAD, World of Music, Arts and Dance.




在這邊認識了些台大的同學們,有人發現這個周五到周日有個音樂party,上了網站一看像是民族風的世界音樂巡迴演出,也訂到台灣寄來的便宜入場券,雖然後來發現有學生票可以買,但還是有微微的便宜到(哈),於是星期五早早就進入園區了。


這場WOMAD是在Dhoby Ghaut附近的一個公園裡舉辦---Fort canning park,福康寧公園位在市區的小山丘上,進入公園還得爬幾層階梯,平時公園就坐為舉辦藝術展覽或戶外活動的場地,很難想像高樓附近還有這樣的隱密綠地。


活動場地把整個公園給包了,由於活動是要買票的,應該是會封場才對,可能我們到的時間還很早,再加上同行的朋友穿著整個很像媒體工作者(囧),就溜進去亂逛,人家看到我們也沒說什麼,雖然我整個穿著就很像遊客,很沒偽裝成功的fu,但跟著朋友走也沒被拆穿,哈哈。


天色漸漸暗了,場子也逐漸在作封場的動作了,果然是沒坐過壞事,開始覺得有點不自在,因為前一秒鐘我們還在打混在場子裡躲起來,然後再把票賣掉的如意算盤, 於是開始躲躲藏藏的,由於真的離開場還有一段時間要打發,找了個靠近入口又隱密的椅子坐下來休息一下。


果不其然,開始有身穿SECURITY字樣的人員在進行清場的動作,旁邊一群可能是不知道今天封園而誤闖公園的歐洲遊客就被人員請了出去,我們坐在他們旁邊,趕完它們於是也往我們這裡靠近了,結果,可能真的是朋友偽裝得太成功,他竟然一開口就問我們是不是在等媒體採訪證,朋友點頭如搗蒜說是,還問他採訪證在哪裡換,而我就傻眼地在旁邊打哈哈,所以我們就很安逸地繼續坐在那邊等。


漸漸接近入場的時間了,由於偽裝失敗整個就很沒硬坳入場的勇氣,看時間差不多就很沒種的拿票去換成手環(入場證明),看著人家都在外面等,我從裡頭跑去跟驗票人員換手環還滿屌的,噗,沒想到那大叔竟然說六點還沒到,硬是要我人到外面等了3分鐘才給我進去,真的是很無聊(囧),旁邊的新加坡工讀生聽我在抱怨表情都很尷尬,哈哈。時間一到就讓我快快進去了,所謂得了便宜還賣乖就是像我這樣(囧)。


那位帶著數位單眼偽裝成媒體的同學,由於打定了三天都要來的主意,因此對那個媒體證念念不忘,雖然也是換票進來了,但也坳到負責發免費證的人員名片,哈。因此開場前我們還過得挺充實刺激的,時間一點也都沒浪費掉(噗)。好不容易等到了表演,像是照片中的那三個非洲歐巴桑,年紀從45-65歲,是個母女團(囧),整場表演超級high,扭腰擺臀炒氣氛,十分厲害,非洲和聲也頗具震撼力,震得前面一大群的外國人,跳得扭得亂七八糟,十分的嗨,也是我最喜歡的表演之一,而那些外國人真的超放得開,很猛,難怪哪裡有啪哪裡就有洋人(哈)。


整個表演分成四個舞台,同時間只會最多有兩組在表演,時間也多不會疊在一起,所以可以到處移動,附近也很多賣飾品賣吃的攤位可以逛,走著看見前面一大群小朋友手上拿著可口可樂,一人還拿兩瓶,於是在我們的推算之下必定事有蹊翹,於是上前查看,哇,竟然有免費的雪碧和可樂可以拿耶,滿滿地堆在冰塊池中,真爽,旁邊的飲料店大概被可口可樂陰到了,攤位前都空空的(囧)。話說那些小朋友也很厲害,放學就穿著制服一群人也來跟大家趴踢,超時髦的,還是新加坡平時太無聊的關係(哈)。


於是整晚就這樣東跑跑西跑跑,有硬是裝兄弟的非洲父子檔的風笛+鼓的音樂舞蹈表演、有穿著日本傳統服飾的大和樂團、那三個穿短裙的超嗨非洲歐巴桑、 說有兩個老婆其實是口琴和吉他的民謠黑人、秀了五六把Gibson吉他的新加坡業代(囧)、台下跳到忘我的蘇格蘭風樂團,真的是一個戶外大趴踢,不管啥麼音樂外國人都能夠在台前跳得狠嗨,嘖嘖嘖,大大地佩服。


由於整場表演到凌晨三點,有點累了就和其中一位同學先坐車回宿舍,而另外一位裝媒體的同學似乎意猶未竟說要留下來看完,雖然隔天才知道他在我們走後一個小時不到就後悔想要回家了,但過了12點沒捷運,凌晨四點半才回到宿舍,整個與腳踏車邂逅而摸黑回到宿舍的過程又十分地精彩(噗),有空再提,哈。Anyway,今天晚上超酷,雖然我不是嗨咖,還是玩得很樂,喔耶。

Citytour之中元節



MSN上得知今天是中元節之後,心血來潮地就往牛車水出發了。





牛車水就是Chinatown,話說從前取水不易,這裡有條街上的水井成為大家拉著牛車來取水仰賴的目標,久而久之就變成今天稱呼的牛車水了。





今天的牛車水和往常沒什麼不同,問了一下旅客諮詢站的小姐,他說這裡一整個月都是中元節,而拜拜的景象要在住宅區得看的到, 於是建議我往小印度移動,她說昨天在那邊有看到很多人再拜拜。





其實時間已經不早了,已經傍晚五點多,聽過許多人都建議別在晚上造訪小印度的叮嚀,銘記在心但也不想就此打消前去的念頭,看看天還亮著,去逛逛好了。





來到小印度,果真路上都盡是一群群的印度人,招牌路邊的氣氛也都不同了,有些地方看得見像是傳統市場的風貌,現代化的感覺不如市區強烈。




走著看見一棟造型和這邊不大搭的建築,仔細一看才知道是警察局,蓋的還真有格調,哈。





新加坡宗教相關建築不少,畢竟這麼多種族,又分屬不同的宗教,無論是天主或基督教教堂、清真寺、印度教廟宇、佛教廟宇都能夠見到, 這座教堂的對面則是一片荒廢的矮房群,微妙的氣氛。





想要找些人家拜拜的痕跡,在住宅區逛著逛著都沒找著,經過小公園的時候,就可以看到一些看起來無精打采的中年人坐在椅子上發呆或午睡,更有的就直接坐在騎樓下呆著,殺時間的方法還真是簡單。





忽然看見一大群人圍在路邊,原來我接近他們的跳蚤市場,這市場的東西很多都看起來很舊,就像是家裡淘汰的那些東西就擺在路邊,泛黃的電腦鍵盤、遊戲卡帶、二手衣服、還有一些奇奇怪怪的裝飾品等等,路旁逛的人真的很多,說不定真的能挖到些寶呢。





從小印度站下車,晃著晃著又來到上回文化巡禮來過的回教寺,今天沒下雨人多了些,寺廟前的通道旁有幾間特別的小店和咖啡店,今天沒心情逛這些,但覺得下次可以來呆看看。





說到新加坡房子用色大膽,可真是一點也不為過,你看看後面那三棟國宅,三種不同色調的顏色用在一起,感覺還挺活潑可愛的,若是給你選你要住哪種顏色的(囧),哈哈。





走著走著,突然後面傳來陣陣吧噗聲,原來是一群日本觀光客坐著傳統的三輪車,車上的小孩拼命按那個吧噗,整個十分引人注意,這樣不知道是坐在三輪車上看人家還是被人家看喔,哈哈。



這裡的馬來人都是包著頭巾的,皮膚看起來較華人黑些,但有的又不是那麼明顯分辨,兩個阿婆在聊天,在我拍它們之前感覺都很悠閒,哈。




我的媽呀,這是孫燕姿嗎,你有看過這樣的"艷"姿再賣米嗎,賣得不是香水是香米喔,話說我辦手機sim卡時,7-11店員竟然送我一包米當作贈品,害我很傻眼,很想問可不可以換別的(囧),這算是哪門子的促銷手法呀,噗。




一路東晃西晃,晃到了Bugis(武吉士)附近,這個是國家圖書館,雖然占地不廣,但看起來倒還挺漂亮的,Bugis也算是熱鬧的購物地點,相較於小印度週邊的偏僻,人又多了起來。




今天整個是很隨興地亂走, 右轉左轉一切憑直覺決定,人在新加坡好像完全不用擔心迷路的問題,頂多繞了遠路,再迷也迷不到哪裡去吧,哈哈。


2007年8月19日

Cultural Trip


怎麼雨都下不完呀...,而且竟然在餐廳看到坐在旁邊的人穿著我才在台灣剛買帶來的同一雙鞋。

文不對題,哈,今天跟了學校文化觀光團。

到了第一家店,學校安排我們在一家中式餐廳享用午茶,他們準備了新加坡式的點心,包得很小的粽子,裡面是雞肉為主又加了很多東西,不像我們家自己包得那樣簡單,剛好旁邊坐著的美國人吃素,所以旁邊像是國際學生中心的主任很貼心就幫他換了鹼粽,沒想到這裡也有鹼粽呀,而且他們都習慣用台語稱呼這些東西,雖然他們不叫做台語,叫福建話。還有那個綠色的發糕到是第一次看見,問了一下才知道是為了香味加了某種葉子的汁,還滿好吃的,旁邊小小像血滴子的餅乾,其實就像是把鳳梨酥的餡放到餅上的感覺,口感和鳳梨酥很像。另外,是一杯熱的菊花茶,可能新加坡熱,需要這種降火氣比較涼性的茶品,但我實在不大習慣喝甜的熱茶。
(*圖中一個韓國人和瑞士人正努力地包著小粽子。)



接著到了一家回教的寺院,應該叫作清真寺嗎(?),進去要拖鞋,女生進去都換上了特殊的褐色或綠色的長袍,人家在拜拜,我們這群就像觀光客一樣東竄西竄地,哈,後來不小心膀胱滿了,去找廁所上,發現廁所超乾淨的,進去廁所先是一堆可以讓你洗腳的地方,然後就一堆人在那邊洗腳丫子、拔腳皮(j/k...這我自己加的XD),雖然地上很濕我又穿著襪子有點不方便,但真的很乾淨就是。


因為只有一個下午,後來的行程有點趕場,不愧是觀光團,哈。先是到了一家在小印度附近叫Mustafa的百貨,下車前旁邊的中東人還在跟領隊小姐不死心地吵著要多逛15分鐘(汗),還好小姐很堅持,不買東西不知道在裡面待那麼久幹嘛,哈。進去百貨前大包包還要先寄放,裡頭店員感覺都是印度人,百貨就很像西門町萬年那樣,後來才知道這裡東西很便宜,走低價路線,同行的越南人也非常滿意這裡的價錢而買了一整套足球用品。




最後一站到了唐人街,在牛車水夜市逛了一下,天空還是在下雨,而且時間還早所以人不大多,時間關係就吃了一碗魚丸粿條,還OK,由於領隊小姐說今天晚上在Marina Bay有煙火,上次沒看到國慶煙火有點小遺憾,所以就決定不跟著回去NTU留下來看煙火了,問了一下剛認識的幾個人有沒有人要去,結果大家都說看過了國慶覺得差不多都想回學校,嗚...。最後有一個名字和我英文名字很像的美國人說也想去,所以就跟著他跑了,接著他另一個美國同伴跟我們會合,於是三個大男生一起去看煙火,而且我是年紀最大的(囧),但不知道西方人是看起來比較蒼老還是怎樣,有一個人我覺得很像三四十歲的大叔和實際上才二十歲而已(我有忍住沒跟他說...),問他們猜我幾歲,大叔竟然說我像才17歲(囧a),自以為年輕但被猜太低好像也不會覺得很爽呀...,嘖嘖嘖,果然是老了才會這麼在意年齡問題orz...



還好晚上沒下雨了,如願地看了煙火,雖然只有短短的二十分鐘而且不怎樣(哈),也算是心滿意足了,後來美國人吵著要去chill,就到了一家bar喝點小酒。河邊巷子裡的bar真是讓我大開眼界,這裡的人都不去KTV嗎,那條街都滿滿是karaoke bar,門一打開就可以聽見裡頭人的嘶吼,而且都是台灣現在的流行歌曲,裡頭是開放式的,電視就在頭上,想唱的人就點,然後就唱成一團(囧),原以為選得那家不是,結果一進去就有個男生很用力地唱著open arms(囧),差點沒想奪門而出,哈,其實還滿有趣的,一進門有個長的雖然皮膚黑很多但超像江美琪的店員過來招呼,另外新加坡人打扮還滿台的我想,還是應該說很新(...),在烏節路雖然能看到打扮如日本東京那樣時髦的年輕人,但其實大多數地方都不是的。


漸漸晚了,搭計程車回家囉。人也昏了。

##HIDEME##